移至主內容

AI動物辨識警示系統5月上路 保護石虎免死於路殺

發表日期
授權條款
所有權利保留
姓名標示
農傳媒 莊曉萍
農傳媒 2019-3-30 記者莊曉萍報導

你有在路上看過被壓扁的動物嗎?臺灣有一群研究者與志工8年來拍攝了79,059張在道路上不明原因死亡(路殺)的動物「遺照」,促成公路總局正視路殺問題,不只挹注資源在2018年進行全臺系統化路殺動物調查計畫,今年5月還將推出全臺第一套石虎警示系統,保護石虎免死於路殺!

2018年調查結果顯示,路殺旺季在春、秋兩季,主因是繁殖及幼體離巢時可能會離開棲息地到處移動,其中兩棲類與爬蛇動物佔路殺動物數量7成;路殺社同時表示,今年5月首度推出的石虎警示系統,這是創社8年以來最大的保護計畫。

全臺路殺大調查   臺3線石虎熱點列首要改善標的

臺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陳宛均,於第七屆路殺社年會表示,過去路殺社進行的調查時間與地點過於隨機,使得資料應用上有困難,所以在2018年進行的系統化調查,便是將臺灣依照生態分區、道路密度及道路類型化分為1444個網格,切成336個樣區,開放讓網友認養、並在1、4、7、10月四個時間進行調查。

一年來,共記錄了3780件動物死亡的資料。從數據發現,路殺事件主要發生於春、秋兩季,死亡動物以兩棲類及爬蟲類佔比最高,達7成。路殺社長、特生中心動物組助理研究員林德恩表示,春秋兩季為路殺旺季原因,就是因為生物繁殖及幼體離巢時間,主要為春、秋兩季,在路上移動較為頻繁,死於路殺機會明顯增加。

然而全臺道路總長超越4萬公里,哪些道路才能具體改善路殺事件的發生?林德恩表示,為了把有限的經費花在刀口上,首先選擇中大體型的保育類動物-石虎,為保護對象,鎖定臺3線上石虎易穿越的路段,進行預警系統的研發。不過,「省道不像是高速公路是封閉系統的高架道路,可以設置圍籬避免路殺,省道兩側多是民宅,土地使用上會有困難。」

林德恩分享,雖然資料分析已經可以找出石虎的路殺熱點,但實際行動仍會受到很多困難,因此第一套石虎預警系統是選擇臺3線上兩側公有地進行改善,透過測速器與AI動物辨識系統提醒用路人降低車速、提示動物遠離道路,預計5月就能正式上線。

詳閱全文請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