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半夜上山撿屍也甘願!林德恩促成國際最大規模「路殺社」

發表日期
授權條款
所有權利保留
姓名標示
太報 周筠羚
太報 周筠羚 報導

半夜上山撿屍也甘願!林德恩促成國際最大規模「路殺社」

特生中心研究員林德恩,因熱愛生物意外成為路殺社社長。

盛夏裡,搖擺的樹叢蟬鳴唧唧,「路殺社」社長林德恩穿過狹小的走道,指著一整排巨大冰櫃說,「這些都是專門冰屍體的」。幾乎佔據半個走道的冰櫃,貼著各式各樣的標籤,有飛禽猛獸,也有兩棲爬蛇類,通通都是從台灣各地寄來的動物屍體。

半夜出門騎一小時「撿屍」也甘願 動人故事持續發生

提起這些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屍體,林德恩卻是滿滿感恩。每一袋屍體,都是路殺社社員們珍貴的心意,有人在路上看到,便小心保存寄來;更多的,則是社員看到地方性社團有人見到動物死屍,就會通報,協助聯繫發現者,專程去拿取屍體。

「有一次是在新竹的山區,都十一二點了,還是有人願意去看,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特地去找那一隻動物屍體,再好好把他送過來。」他感嘆,好多次都是大半夜的,還是有社員願意到偏遠地區,就為了把穿山甲、麝香貓這類珍貴的屍體帶回來做研究,還有人特地騎機車上山去找,找了一個小時找不到,回家重新確認位置後,又上山才找到。

這樣的例子很多,但每一個社員都沒喊過苦,林德恩說,這就是台灣動人的地方,「台灣人就是很熱心,比較喜歡分享,講難聽一點就是雞婆。像在台灣問路,台灣人就會覺得,啊!直接帶你去好了。」

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路殺社有一萬六千多名社員,林德恩笑稱,這麼多人願意投入這麼奇怪的社團,主要是人民很熱情的特性,大家都很願意投入志工領域,讓以民眾參與為主、公民科學起家的路殺社,近年來越來越活躍,甚至是全球路殺組織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路殺社員們會將動物屍體拍照上傳資料庫,若是遇到完整的屍體,則會仔細包裝,送至特生中心供研究或做成標本。(圖/翻攝自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攝影吳志立、海雲)

「蛇是很漂亮的生物」 剝掉恐懼看見生物之美

「路殺社」到底是什麼樣的社團?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專門撿屍?故事要從二十多年前的退伍小夥子開始說起。

那年林德恩服完兩年兵役,對未來迷惘,卻放不下求學時沉浸了六年的生物夢,他決定給自己一年嘗試,包袱款款,就到台中科博館開始研究青蛙。在時任動物組主任的周延鑫老師帶領下,赴日進行生物採集之旅。他們在23天內跑了12個島嶼,常常是每天早上六點多就要起床,採集到半夜,做成標本,打包行李又趕到下一個島嶼。

「雖然很辛苦,但真的很快樂,在這二十幾天採集過程,打開了自己的眼界,之前的徬徨都不見了。」回憶起那段影響一生的旅程,林德恩還是充滿悸動,「那時候跟學長一起野外調查,看到他們專注投入的心態,真的是深受感動,在心裡面埋下一個種子,讓我很確定,如果有機會,我想做這一行。」

這趟旅程,不只堅定了他的生物路,也讓從小怕蛇的林德恩,激發新的可能。他笑著說,就算讀了生物系,到研究所都還是很怕蛇,就像他專門研究的青蛙,看到蛇就想逃,他也怕得要死。

不過到了國外調查,長官一聲令下,再怎麼怕都得抓,他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學長去找。他才發覺,蛇其實是很漂亮的生物,種類繁多,習性、花紋都不一樣,一點都不可怕。再到後來,他進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負責的便是兩棲爬蟲研究,從此怕蛇的小青蛙,變成天天為伍的蛇之友。

林德恩說起路殺社,總是滿滿的感恩,他一再強調,這是公民科學的力量,透過眾人合力才能有今天的成果。

台灣人「雞婆」本色 國際最大規模路殺社在寶島

十幾年調查下來,林德恩察覺,死蛇比活的蛇多很多,不管再怎麼稀有珍貴的品種,總是只能見屍,從沒見過活蛇,尤其在路上被壓死的最多。

2011年,林德恩為了聯繫特生中心志工,第一次打開臉書,創了一個志工社團,他看頁面白白的,很無聊,順手丟了張死蛇照。豈料隔天再打開竟「橫屍遍野」,三天內湧入近兩百人,上傳快兩百張死蛇的照片,原來大家以為這是專門收屍體照的社團,紛紛把動物死亡照丟上來。

他轉念一想,決定將社團轉成蒐集動物道路致死相關資料的平台,將「ROAD KILL」直接翻成「路殺」,後面加一個社字,致敬路透社,也期許可以成為像路透社一樣知名的社團。8年過去,台灣路殺社還真的揚名國際,是全球路殺組織中規模最大的,連隔壁的日本、東南亞都有國家來取經。

公民科學2.0 力求突破同溫層

歷經公務員不能用臉書時期,下班後就打開社團認真整理資料,到現在每天瘋狂統整社團內資訊,辦公室幾乎成了「動物冰櫃」,林德恩的生活,因為一連串美麗的意外,有了巨大的改變。

最愛的野外採集少了,待在辦公桌前時光多出很多,他有更多計劃要寫,更多研究報告要整理,他的言談中卻沒有一句抱怨,只有滿滿對生物的熱情,還要想要推廣「路殺」的心意。不是這條路上沒有荊棘,而是他眼中只看見了等待綻放的花蕊。

「崩潰的時候當然很多,但一路下來太多太多感動,讓我看見希望。」他笑了一笑,對於各種繁雜的申請程序輕描淡寫,問他最感動的是什麼?林德恩交出了意外的答案「入社申請」。

加入路殺社前要填的問卷,第一題很簡單,就問你為什麼要加入。他細細解釋,有的人會很認真回答,讓人覺得很touch,最感動的是,很多人本來不知道什麼是路殺,也不在乎這個議題,現在決定加入,改變自己的行動,「會覺得前面這些辛苦和推動真的有被看到,讓這些異溫層的人願意開始嘗試改變、參與紀錄,對我們就是最大的鼓勵。」

台灣路殺社目前已有一萬六千多名社員,也呈現了公民科學的可能性。(圖/翻攝自路殺社—生命守護者粉絲專頁)

林德恩一再強調,整個路殺社可以運作起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可以獨力完成,全憑著許多不同領域的台灣人,願意奉獻他們的專長,一起來推動。

除了中研院等政府部門大力協助,在美國的工程師特別設計APP方便資料統整,很多分析師、生態專家長期幫忙,還有藝術家、劇團一起推出路殺漫畫動畫,幫忙宣導相關議題,讓大家知道路殺不是單純的生態事件,是與人類息息相關,很多生物都會受到影響的議題。

現在的路殺社,致力於突破同溫層,把握所有機會讓大家知道「路殺是什麼」,還跟國外、學校老師合作分析,跟公路總局做了路殺預警系統。林德恩透露,未來預計與Google聯手,設立路殺百大熱點的導航提醒,讓更多人一起認知到這個議題,一起守護這片土地上的生物們。

詳細原文報導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