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改善路死 感恩這群人默默奉獻

發表日期
授權條款
所有權利保留
姓名標示
大愛電視台 彭孝維
大愛電視台
採訪撰稿:彭孝維
攝影剪輯:余國維

全台每年有超過一萬筆路殺的案件,但到底哪些路段最容易發生?遭逢意外的,又都是哪些動物?有個社團做了一系列調查。

路殺社志工 徐宗廷:「這裡是三峽,靠近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的115鄉道,我們今天主要做的是,看這條路上有什麼物種遭到路殺。」

徐宗廷與陳淨,兩人是分屬「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簡稱路殺社,以及「三峽哇蛙兵社團」的保育志工。選擇在天色昏暗的傍晚,一同巡馬路,尋找蛙類的蹤跡,希望保護稀有的蛙種,在繁殖季節的遷徙過程中,不會喪命輪下。但很不幸的,蛙兒們的繁衍之路是危機四伏。

路殺社志工 陳淨:「這個其實是我們熱點,我們現在在極力爭取生態廊道,也是這個彎,所有的赤蛙跟褐樹蛙都非常穩定的量出現,也非常穩定的路殺,就在這一段,我們從來沒有這麼高的紀錄,一個晚上死94隻。(9隻?) 94隻。」

路殺社志工 徐宗廷:「其實我參加路殺社之後,會比較關注生態的議題,在路上看到大大小小的路殺會比較有感覺,會覺得這條路的路殺量好高喔,可能會在學校還是在那裡經過的時候看到,就會把牠拍下來,就是盡自己的微薄之力,提供這些研究者他們一些基礎的數據。」

路殺社社長 林德恩:「我們就是透過民眾參與的方式,把這些不幸死亡的動物撿拾之後,把牠製作成各式各樣的標本。」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德恩,正在電腦前埋首整理各地志工傳送來的資料。2011年,他在網路上分享了一張蛇被路殺的照片,意外促成了路殺社的成立。

路殺社社長 林德恩:「以前野外的調查裡面就發現,我要找到活的蛇其實不太容易,但我很容易在路上就看到被壓死的蛇,所以就貼了一張蛇的照片上去,做了一些簡單的說明,沒想到這樣一貼之後,就引起了很大的迴響。」

8年來,路殺社累積了超過14萬筆的資料,其中,全台各地4500多位志工,就貢獻了8萬5千筆,紀錄到的物種更高達577種,而其他單位或部門也貢獻了5萬多張,相當可觀。

路殺社社長 林德恩:「目前數量占最多的類群其實是爬行類,就蛇,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蛇身體很長,大家對牠也比較恐懼,比較害怕,所以牠特別容易被發現到。在台灣最容易被路殺其實就是蛙類,因為青蛙很小隻,很多時候是一台車過去就可以壓死幾十隻的青蛙,但大家根本不會去注意到,因為牠太小了。以數量而言,數量最多的地方是縣道跟鄉道,省道算是比較低的,這是因為跟環境有關,但是省道因為車速很快,省道會發生又大部分在食肉目、大型動物,相對於牠對交通安全的威脅是比較大的。」

透過全台道路的系統化調查,得出了路殺最多的道路及動物類型外,最容易發生路殺的季節,則是分別在春、秋兩季。

路殺社社長 林德恩:「台灣最容易發生路殺的季節是從4月開始,春天來了,開始下雨,氣候回暖,很多動物出來活動,出來繁殖。一直到秋天時候,在10月時候會出現第二個高峰,這其實也跟動物的習性有關,這個時候有很多的動物準備要度冬,或者是說幼體長大到要成體了,準備要離開爸爸媽媽的領域,自己去找新的環境,這時候會大量的移動,容易被撞死。」

雖然調查的數字,都是一條條生命所付出代價,但這些數據提供給公路總局等道路主管機關之後,就可以推動友善動物設施。

在路殺社與公路總局的合作努力下,針對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選擇位於台三線苗栗鯉魚潭水庫旁的路段,採用先進的AI智慧辨識警示系統。

公路總局苗栗工務段段長 陳禎康:「這個是可變的資訊標誌系統,平常這套可變資訊系統我們就會宣導交通安全的標語,當有偵測到動物出沒的時候,車行速度也超過40公里的時候,它就會顯示說,前方有動物出沒,請減速慢行,提醒用路人把速度降低。」

路殺社志工 徐宗廷:「如果發現屍體的時候,我會用路殺社他們發的比例尺卡,然後放在屍體旁邊。」

路殺社社長 林德恩:「我們這個系統就是希望透過一個很簡單的介面,讓民眾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發現這個環境裡面有動物不幸死亡的時候,只要把它拍照,儲存了之後用這個系統回傳給我們,我們最後就是希望透過這樣的過程,大家可以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所有動物的生命。」

除了開車時留意之外,如果發現有小動物不幸路殺,也可以幫忙拍照、上傳,就能對路殺的改善做出一點貢獻。

延伸閱讀

1.留一條生路!石虎路殺頻傳-台灣保育動物生存危機

2.留一條生路! 為動物打造生態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