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世界蛇日World Snake Day,讓我們重新認識蛇蛇們!

作者
瑭芯
授權條款
創用CC-姓名標示
發表日期

7月16日是世界蛇日,訂立目的是要為這類常被人誤解和討厭的爬行動物平反,希望更多人關注具重要生態價值的物種,並學習欣賞牠們的獨特。本文繪圖皆為野生動物追思會授權。

蛇常因被誤解、不了解甚或種種原因,遭虐殺、無辜慘死棍下或被貓狗攻擊等…。在世界蛇日的今天,野生動物追思會X嘉義大學兩棲爬蟲研究社—世界蛇日特別企劃 (2016) 為這群長蟲們發聲,希望讀者多認識蛇類、知道如何與蛇相處,並了解蛇類對自然界的貢獻。

蛇,您了解多少呢?高階消費者的牠們,又如何抑制囓齒類族群成長?世界不同地方,很恰巧的都把蛇當作神祉般,被敬畏並崇拜著。或許是蛇冷酷外表和毒蛇致命的反擊,使得蛇被視為神的化身。而蛇長大蛻皮的特徵,感覺就像重獲新生,讓人不禁想起神祉不死的能力。

不幸的是蛇類在更多的地方卻被視為邪惡、不祥、災難象徵;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蛇作亂的傳說。「蛇」讓這些小說故事增添不少遐思,但也因為被描寫太過邪惡,導致許多人對蛇有著神祕甚至錯誤恐怖聯想。

自然生態中,蛇扮演著高級消費者的角色。牠們多半取食囓齒類、兩棲類、爬蟲類等較低階的消費者。也因此,蛇類能夠抑制為數眾多的老鼠。減少鼠類傳播疾病、減少倉儲穀物或其他食物損失。蛇類的外型不討喜,再加上人們對民間偏方的迷思、對蛇類誤解以及對生命不尊重,使蛇類成為人們獵捕、追殺、虐殺對象。諸如山區開闢道路,造成棲地破碎化甚至完全破壞,都使蛇類數量不斷地在減少。此外,皮件使用也造成蛇類野外族群消失,儘管部分皮件來源取自人工繁殖個體,但供不應求以及成本考量下,野外族群依舊承受著極大被獵捕壓力。

蛇類就出現在你我的周遭,只是過去的我們不曾注意。很幸運的與蛇相遇,「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是牠們的座右銘。當然,帶寵物出遊同時,也請善盡飼主責任,放任寵物跟野生蛇類PK不是件好事。畢竟,又不是在打 Pokemon GO!坊間許多偏方,其實吃的都只是心安。病患真正需要的,是有科學根據的醫療。只是,除了偏方,還有很多道聽塗說的謠言。有的或許有統計上的意義以及跟蛇的習性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了解蛇類對於自然生態的重要性,將環境整理好、避免鼠類橫行,自然可減少蛇類入侵的可能。若真的在住處遇到,給彼此一點距離讓牠們的生命得以延續,也減少自己殺生業障。

【石灰粉可以防蛇嗎?毒蛇三角頭?流言追追追】 https://goo.gl/EhGSKG

台灣有超過50種蛇類,扣除掉不常見的毒蛇及海蛇,共可整理出六大毒蛇。希望藉由介紹,讓民眾更認識牠們,不求普羅大眾都能喜歡毒蛇,只求不因不了解或害怕而結束牠們的生命。

首先介紹的是雨傘節(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 1861);雨傘節外形與傳統觀念不同,頭是橢圓形,最大特徵在於身體環節黑白分明,背部具六角形大鱗片。雨傘節,生性膽小,遇到威脅總是先逃走,或像鴕鳥般把頭藏在身子下,若不是過度干擾或不小心踩踏,通常不至於被咬傷。值得一提的是,與牠外形相似的另一種蛇叫白梅花蛇(Lycodon ruhstrati Fischer, 1886),也是黑白相間,不過白色部分比起雨傘節較灰,白梅花沒有雨傘節背上六角鱗片特徵。【白梅花蛇】

第二種介紹的是大名鼎鼎的眼鏡蛇(Naja atra Wüster, 1991)頭形也是橢圓形。受威脅的眼鏡蛇與雨傘節個性相反,會舉起身子,撐開皮摺站起來表示威嚇。但只要不在攻擊範圍內,眼鏡蛇逮到機會還是會自己迅速開溜。台灣眼鏡蛇分為東部族群與西部族群,外觀花紋有一點不同。什麼外來種眼鏡蛇是從來都沒有科學根據的噢。每年謠言滿天,卻從沒有一隻樣本被保存下來。數量雖然不多,可是喜歡在開闊農地、郊區活動,因此很容易與人相遇。加上牠感覺受威脅時會『站』起來威嚇,一般人更容易緊張而發生人蛇衝突。最後結果不是人被咬,就是蛇被打死。實際上,眼鏡蛇『站』起來後,攻擊範圍只剩頭頂到肚子那一小段距離。只要保持距離,牠一逮到機會只會轉頭落跑。站起來,只是怕你看不見牠。善加利用這可愛的特點,人蛇之間其實是能輕易相安無事的。不過由於眼鏡蛇棲地與人活動範圍重疊性高,毒性較高,個性較火爆,一般人還是生人勿近為妙。

接著是最常見的赤尾青竹絲(Trimeresurus stejnegeri Schmidt, 1925)。頭部為三角形,體色因個體差異具有白色或紅色線條(有時會沒有或都有),尾巴呈現紅褐色。牠們喜歡待在樹枝、欄杆、水溝邊,只要避免偏離步道、提高警覺,大多相安無事。有趣的是牠們的覓食習慣是『坐著等』的坐等型蛇類,發現牠們時只要不過度靠近,牠們根本懶得理你。因數量多、常見、一般人太沒戒心,造就牠們是台灣毒蛇咬傷就醫人數最高的紀錄;但牠們毒性不強、出毒量少,一般只要及時就醫都不會有大礙。常見於山區的青蛇,因體色相近常引起誤會為青竹絲而造成恐慌。其實乖巧的青蛇完全不會對人造成威脅,是可愛的蛇類之一呢。【圖解青蛇and赤尾青竹絲】

第四種是龜殼花(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Günther, 1864))。頭呈三角形,頭和脖子外觀呈現長矛狀,背上帶有不規則狀的黑色斑塊。是很常見、棲地與人重疊、隱蔽性高、攻擊性強、出毒量稍大的毒蛇,被咬傷就醫數量僅次於赤尾青竹絲。不熟悉的人千萬不要對牠們太過大意。雖然生人勿近指數高,可是數量普遍的龜殼花是自然界中很重要的掠食者,對控制鼠類數量有極大貢獻。只要保持距離,避免干擾激怒牠,行動懶散的牠發現你不肯離去,大多會慢慢離開現場。

第五種為鎖鏈蛇(Daboia siamensis (Smith, 1917))。頭部也是略呈三角形,頭頂具有三塊黑色斑塊,身體具有各種大小不規則類似鎖鏈的斑塊,遇到威脅時常會盤據蚊香狀。鎖鏈蛇個性火爆,毒性特別、反擊性強且範圍大,能整隻彈起來。是最該避而遠之的蛇種!不過分布侷限在花蓮、台東、高雄與屏東一帶,喜待河床或荒地上的芒草叢中,不易遇到。對很多愛好者而言,能遇到牠是極大的好運呢!有機會觀察牠,會發現牠覺得受威脅時會發出很大聲的噴氣聲,在野外活動只要留心四周,是很不容易跟牠發生不必要衝突的!

最後介紹的是被譽為山神的百步蛇(Deinagkistrodon acutus Günther, 1888)。頭部呈三角形,最大的特徵就是翹鼻子與身上華麗的花紋。雖然出毒量大、體型大,但毒性低,個性也大多極為穩重,不會亂咬,多以盤起來抬頭警戒為主。只有極少數個體較敏感、火爆。百步蛇數量稀少、穩重、花紋美麗,又有許多原住民神話與牠有關,山神般的存在。遇上這條不怒而威的山神,就保持距離好好欣賞牠吧!這是許多人求不來的運氣!

不想跟蛇第三類接觸?

整理好居家環境很重要,避免鼠類聚集以及修補大一點的縫隙都是不二法門。野外活動時,請著長褲雨鞋並打草驚蛇。若遇到蛇,在野外可保持距離便不太可能被咬。在家裡則可用工具收服後野放或致電各地區野生動物救護單位來處理。

  1. 【收蛇三寶操作方式 】
  2. 【各地野生動物救護單位】 
  3. 【有蛇登門拜訪?送客可以不用動粗】  

在台灣,其實被毒蛇咬到的機率不高,且醫療方便進步的情況下,被咬到多能痊癒。

  1. 【被蛇咬到怎麼辦?】
  2. 【抗蛇毒血清儲備點查詢】

人蛇衝突不斷上演,不論是獵捕、虐殺或路殺等,一切都歸咎於部分民眾缺乏對每個生命的尊重,以及對蛇類的不了解。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關心自己喜愛的人事物,儘管蛇類非受大眾喜愛,倘若相遇時給彼此點空間,相信衝突必定減少。讀完本文,對蛇更了解一點了嗎?還喜歡編輯們花好幾天繪的圖嗎?想不想也來著色玩玩,畫出你想像中的六大毒蛇呢?快下載回去,利用週末好好上色,一邊畫一邊認識牠們吧!也歡迎大家把成品上傳在留言與大家分享噢!【下載六大毒蛇圖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