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路殺議題引發社會大眾關懷,九年來已紀錄100隻石虎因路殺死亡,背後隱含更龐大的數字,台灣每年有數百萬動物死於車禍,同時威脅用路人交通安全。結合民眾參與的「路殺社」,八年來彙整全台16萬筆動物路殺資料,找出116個動物路殺好發路段,25日記者會發布消息,邀請用路人減速慢行、關心道路生態。
彙整16萬筆資料,4,915位公民科學家,記錄583種10萬7000隻,結合公民參與的路殺社發布台灣百大路殺熱點。製圖:林德恩
路殺熱點集合眾多單位的努力,其中最令國際欽羨莫過於四千多位公民科學家的投入。攝影:廖靜蕙
16萬筆資料除了11萬多筆由特生中心路殺社團隊紀錄,還包括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營建署國家公園及民間保育團體的5萬多筆資料;高速公路局、陽明山和墾丁國家公園已在其轄管道路分別進行超過10年甚至20年以上的監控調查與改善。相關圖資也經由就職於圖資公司的志工吳冠錂,貢獻專長製作成「台灣路殺地圖」。
全球為數最多的公民參與 116個路殺熱點提醒用路安全
為了減緩動物路殺的發生,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於2012年起推動路殺社公民科學計畫,邀集所有關心此議題的民眾,在全台各地以拍照、打卡方式記錄路上死亡的動物。至今,超過4880位公民科學家,記錄583種、10萬7000隻車禍死亡動物的時空資訊。「在國際間是相當難得的努力量。」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說。
16萬筆資料除了11萬多筆由特生中心路殺社團隊紀錄,還包括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營建署國家公園及民間保育團體的5萬多筆資料;高速公路局、陽明山和墾丁國家公園已在其轄管道路分別進行超過十年甚至20年以上的監控調查與改善。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德恩解釋,116個易發生動物路殺的路段,是依據「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中大型哺乳類」、「保育類物種」、「非保育類但會有短時間內大量死亡的物種」,以及「常有動物聚集的路段」,並將石虎、穿山甲、白鼻心、台灣獼猴、領角鴞、陸蟹、青蛙、斑龜和遊蕩犬等物種納入思考。
「非保育類但會有短時間內大量死亡的物種」例如陸蟹抱卵釋幼、蛙類繁殖期到溪邊等,大量出現馬路導致路殺死亡;「常有動物聚集的路段」如台東登仙橋、雲林林內、塔塔加因民眾餵食群聚的台灣獼猴;遊蕩犬貓餵食點;林德恩說,餵食野生動物易導致野生動物分心,在失去戒心下發生車禍,也影響用路人安全。
餵食與路殺的關係:林德恩解釋,發生路殺的點位下方彎曲路線是台3線,因為是大轉彎形成視線死角,又是獮猴餵食的密集點,猴子就在路上跑來跑去。路殺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