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路殺威脅重點物種系列報導之 II--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
遇見
第一次看到書本外、活生生的穿山甲,不是在動物園,也不是在深山裡,而是在台南老家門前的水溝裡。水溝?!是的沒錯,就是水溝。那已是約35年前,我剛進國小讀書、還是個人人喊打非常惹人厭的小屁孩的年紀。至今仍深刻記得,某天早上,家裡的狗不停對著門口旁的水溝狂吠,大人直覺有異,驅前一看,驚嚇了街坊所有鄰居,因為裡面竟然躲著一隻異古神獸--拉狸(鯪鯉,音似「ㄌㄚ」「ㄌ一」) , 穿山甲。
雖然老家當時是在台南山邊一極為鄉下、沒幾戶人家的小小農村,且三不五時就會有蛇進到屋內與你共眠,白天還會有老鷹飛下來偷抓小雞吃的環境,但即使如此,在那個年代,穴居且夜行性的穿山甲,仍是非常非常難得一見,更何況是出現在小農村的水溝裡。或許是因其身披鱗甲、能穿山遁地、神出鬼沒、又專食螞蟻,種種不同於大部份常見動物的特徵,讓這隻突然現身的拉狸,著實驚動了小農村茶餘飯後的輿論圈好些天,也深深震懾了我那小小的心靈,佔據心中重要地位,完全不下於青龍、白虎、玄武、朱雀、麒麟等一級神獸,必竟那些神獸從未曾見過,而穿山甲卻活生生的出現眼前,即使直至今日,仍難以忘懷。後來父親和鄰居小心翼翼將之從水溝救起,並暫時安置於雞籠內,避免其四處走動而被狗攻擊。也由於在當時傳統普遍的認知裡,穿山甲是神聖、有靈性、不可侵犯的,所以觀察數日且經過一番討論,父親決定讓其回歸森林而不送往動物園,讓這意外插曲劃下句點。
分類
分類學上歸屬於「鱗甲目Pholidot」a的穿山甲雖然外型和食蟻獸等極為相像,也同樣有著長長具黏性的舌頭以方便捕食螞蟻,然而卻和異關節總目Xenarthra 披毛目 Pilosa(舊稱「貧齒目Edentata」)的食蟻獸相距甚遠,兩者在約9千萬年前就已分道揚標,反而是與大家所熟知的食肉目Carnivora(石虎、白鼻心、鼬獾…等)親緣關係更為接近,兩者的共同祖先最早約出現於6500萬年前。
哺乳類分類樹引用來自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tetrapod-zoology/refined-fine-tune…
演化分類相關延伸閱讀http://rspb.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content/royprsb/282/1819/2015181…
命運
不幸的是,穿山甲竟和食肉目有著相同的災難,甚至更有過之而不及。由於其行動緩慢、遇危險就蜷縮成球狀,以強而有力的尾巴和背部的厚實鱗片護住脆弱腹部與頭部,這種不知趕緊逃命的特性,即使人們傳統上對其有著種種禁忌與尊敬,最終,仍是敵不過人類的貪婪獵捕,讓曾經廣泛分布於全台低海拔山區的穿山甲,野外族群數量急劇下降,甚至一度汲汲可危(延伸閱讀 台灣資訊協會 http://teia.tw/zh-hant/natural-valley/species/9616 ),直到野生動物保育法實施並將之公告為保育類動物,台灣的穿山甲才得以暫時免於滅亡。
然而這只僅是穿山甲悲慘命運的開始。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原本的平地已不敷使用,於是人們開始往山區蓋工廠、建社區、開馬路、砍山林、築水庫.....,導致適合穿山甲居住與覓食的棲地快速消失,這對其生存真的是給予了重重的一擊,因為沒有了家,穿山甲想要恢復往日光景,已是不可能。
延伸閱讀:不能安睡的拉狸 http://e-info.org.tw/node/81202
路殺
所幸這些年來的保護,台灣野外穿山甲的數量稍有恢復,但穿山甲的生存仍面臨著巨大威脅,從未稍歇過。棲地的喪失和破碎化,迫使僅存的穿山甲必須不停穿越道路尋找食物、伴侶和棲身之所,導致穿山甲被路殺的數量逐年攀升。根據我們的紀錄,在過去的5年間,紀錄了19筆穿山甲被路殺,從2014年的3隻、2015年隻6隻,到了2016年已增加到8隻。好不容易增加的族群量,卻又再次因人們的勿略而被殺害。
以地點而言,主要集中在新北市、宜蘭縣、苗栗縣及南投縣等中北部地區,其中苗栗和南投同時也是食肉目石虎的最後根據地和悲情城市。那花東和南部呢?狀況未知,也許是沒有路殺發生,也許是沒有被紀錄到,但更悲觀的可能是那些地區的穿山甲數量已非常稀少,少到即使想撞,都不易撞到了。
以時間來看,6、8、9及12月是穿山甲容易發生路殺的季節,12月是穿山甲的繁殖季,可能為了尋找配偶伴侶或覓食,導致穿山甲頻繁穿越馬路時遭遇不測,而6~9月呢?!不要懷疑,有很高的可能性是因為暑假人們大量來往山林,突增的車流量所導致。
查詢所有穿山甲路殺紀錄:https://roadkill.tw/bio-taxon/manis-pentadactyla-pentadactyla
救傷
除了車禍死亡,穿山甲的生存還有許多危機。2010至2016年間,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急救站共接獲民眾或其他單位送來47隻穿山甲,其中40%以上是獸夾和犬隻攻擊所造成。獸鋏常導致穿山甲前腳或後腳骨折且需要截肢(63%)。犬隻攻擊則是造成73%的穿山甲尾巴會被咬斷。這些受傷的穿山甲,即使幸運能得到急救站獸醫師和照護員全力搶救與照護,仍有近40%再也無法活著回到森林中,而那些沒有被發現和搶救的個體,更是難以估計了。
(圖片及資料來源 野生動物急救站粉絲頁)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是,救傷案例中僅有不到1%是車禍導致,這會否表示車禍常導致穿山甲直接死亡而無生存機會呢?!如果你和我們一樣,喜歡台灣的美麗風景與山林,也關心和喜愛這些生存其間的野生動物,那麼請時時提醒自己和家人:放慢車速、小心行車,禮讓行人與野生動物。
台灣在地文化故事繪本:「貪睡的穿山甲-犁頭店的故事」 青林出版社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07493)
其他延伸閱讀:
穿山甲,你怎麼了?
臉書粉絲專頁「野生動物追思會」:世界穿山甲日
國家地理頻道 全球走私排行榜第一名的哺乳類動物:穿山甲
台灣動物新聞網 穿山甲會被中國人吃光光?
臉書社團 We Love Pangolins 穿山甲要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