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鯨生鯨釋.擱淺篇-鯨豚「因病擱淺」只為活命!

授權條款
創用CC-姓名標示
發表日期

【本文由 恆春鯨生動物醫院錢興華院長 指導】

鯨豚有「海洋中的溫柔巨人」之稱,悠游的身影也成為海洋裡美麗印記。然而,當令人著迷的溫柔巨人在岸灘掙扎,奄奄一息不再游動時,究竟是甚麼因素讓牠們離開海洋而擱淺岸灘?我們又能給予牠們的生命多少正確救援幫助?

台灣1994-2016年.擱淺總次數:1009  隻數: 1311 取自TCSN鯨豚擱淺資料庫

一直以來人類對鯨豚擱淺事件雖有不少記載報導,卻仍存著無解的「自然之謎」!海島國家,鯨豚擱淺岸灘的新聞實不足為奇,台灣也不例外。全世界都有鯨豚擱淺紀錄,自1913年大英博物館開始建立鯨類擱淺記錄以來,已知有一萬多頭鯨豚擱淺,而實際擱淺數量則遠超於此。

中華鯨豚協會1990.1-2004.2台灣鯨豚擱淺事件各月份統計顯示,每年十月至隔年三月是台灣鯨豚擱淺旺季!(取自中華鯨豚協會資料)

1990年澎湖沙港屠殺海豚事件引起國際媒體高度重視,同年8月將鯨豚列為保育類動物,禁止捕殺。1994年,台灣大學動物學系鯨豚研究室開始建立台灣鯨類擱淺資料檔案,記錄整合。就擱淺月份而言,每月都會有擱淺事件,以冬春季較多,每年1月至3月次數及隻數較高,夏季較少。當颱風來襲頻繁時,鯨豚擱淺也有上升趨勢,且活體擱淺次數相對也多。

台灣常見擱淺鯨豚統計 取自TCSN鯨豚擱淺資料庫


擱淺為的只是要『活命』

鯨豚擱淺指鯨豚在無助下滯留沙灘或海陸交界。「鯨豚擱淺」分兩類:集體和單獨。集體擱淺泛指兩隻或兩隻以上鯨豚個體同時擱淺;集體擱淺原因多為領航鯨豚失去方向或判斷錯誤所造成。單獨擱淺包括母子擱淺,大多為生病、受傷或健康狀況太虛弱。

近年研究發現鯨豚擱淺可能和母子群結構的強烈社會性有關;雄性鯨豚長大後會離開母子群和其他雄性鯨豚結為小群體。集體擱淺常會發現其中有一隻是導引其他鯨豚擱淺的主因,而這隻鯨豚往往是『生病』而無法正常游泳,卻不見得是領航者,因為其他鯨豚會為了陪伴牠而一起上岸。

用肺呼吸的鯨豚,不同於用鰓呼吸的魚。而群聚性的鯨豚生病後因為體力逐漸耗弱,就會跟不上團體,最終結果就是無法正常浮在海面換氣呼吸,自然會拼命找到一塊沙灘衝上去,擱淺為的只是要『活命』這麼簡單!。因此,每次新聞報導都說擱淺因為浪大,被浪打上岸、找食物、玩耍到退潮等等,這些推論都不對!

單獨擱淺絕大部分是『因病擱淺』,勿貿然推回海裡

任何一種生物各有其生存的環境條件,儘管海洋環境汙染和氣候暖化變遷造成海域水溫不穩定,已是海洋生態環境嚴重問題。眾說紛紜的原因尚無定論.鯨豚擱淺依然經常發生。根據歷年死亡鯨豚解剖報告統計,單獨擱淺有98%以上是『因病擱淺』;而國內外目前能救活擱淺鯨豚機率大約一成左右。

母鯨和幼鯨同時發生母子擱淺歸屬單獨擱淺,因幼鯨尚未成熟時,即使已斷奶,仍會與母鯨共同生活多年。幼鯨擱淺一樣也是『因病擱淺』,母鯨不但不會遺棄牠,還會跟著一起上岸,或是在外海徘徊。錢興華根據過去鯨豚救援經驗表示,只要遇到幼鯨擱淺,就要特別觀察現場附近海域,有可能母鯨正漂泊在海面,往往隨後就跟著擱淺上岸。

因病擱淺的個體已經很虛弱,若再被岸上的好心人不斷往海裡推,噴氣孔打開時嗆入海水,則必死!錢興華因此強調,「單獨擱淺的鯨豚,勿貿然將牠推回海裡,要留在岸上給予協助,現場處理得當,就有機會等獸醫救援,任何不當救援都可能造成不可彌補的致命後果。」

鯨脂剖面圖-鯨豚光滑的皮膚和肌肉間有一層脂肪稱為鯨脂(Blubber),視品種而定,厚度從2-50公分皆可見,除了一層厚脂肪可當絕緣體,遍布其中的血管調控血流向,具調節體溫功用。(摘自Bryden1994)

因病擱淺死亡因果鏈:食慾廢絕.日漸消瘦餓死

一直以來,擱淺鯨豚死亡後解剖發現胃中充滿塑膠袋屢見不鮮,認為死亡原因是餓死,不是因病。更推論因過度捕撈漁獲,而造成海洋環境發生變化,食源枯竭使鯨豚找不到食物,在尋找食物過程中誤闖沙灘而擱淺。

事實上,鯨豚每天都須攝食以維持龐大代謝量,因此胃中大多有食物殘餘物。當擱淺死亡,解剖發現胃內無任何食物殘餘,飢餓致死時程很慢,因為鯨豚有一層很厚的皮下脂肪,久病到末期的瘦只是疾病過程,所以『瘦』不是問題也不會致命,重要的是為什麼會瘦?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拯救鯨豚的性命才是重點!

鯨豚水分來源並不是靠喝海水,而是由攝取食物補充,胃也和有蹄類具有多個腔室,但並不會反芻,所以當胃阻塞無法進食導致脫水,最後食慾廢絕。然而,胃裡有垃圾造成阻塞無法進食而活活餓死,這個過程很長。但若胃是空的,代表也是生病,大海裡不會找不到食物;病死的比吃垃圾餓死的時間短,體型也不一定會很瘦。而生病過程,在早期和中期都還能攝食,可能會越吃越少而慢慢消瘦,到末期『食慾廢絕』,完全不吃,死後解剖,胃自然是空的。其實,所謂誤闖沙灘也是因為牠生病沒體力了,才會上岸!

截取網路公開流傳文圖

網路流傳一篇公開文圖,標題為【海裡的魚去哪裡了? 我也很想知道 】,很餓很瘦的海豚說!內文並寫著:這是今年在花東海域拍攝的瓶鼻海豚,這不是少見,請大家多多看看自己的照片們,越來越多吃魚的海豚們(瓶鼻,飛旋,熱帶斑)肋骨常常出現。

錢興華表示『這不是肋骨』!事實上只是海邊和近海的魚獲減少,也只有少數鯨豚是在近海覓食…怎麼可能找不到食物?所以,流傳的文圖是錯誤說法;並補充說明:第一,這隻海豚一點都不瘦,體形正常,有厚厚的皮下脂肪,所以不可能看到肋骨痕跡。第二,看痕跡密度,肋骨沒那麼細,間距也沒那麼窄…

另外,如果是大腦的問題,鯨豚外表看起來會是健康的,且早期血檢也驗不出來。卻因失去平衡會有換氣呼吸問題,覓食也會有問題,之後因饑餓,免疫力下降,生理就會出現病態!

凝視生命的傷痛不是件容易事,面對稍縱即逝的生命,能救就盡力救,當然,確定無法救活情況下,最好也是最人道的做法就是給予安樂死,盡快結束牠的痛苦。然後採新鮮體檢,查出真正擱淺原因,破除擱淺猜測才能達到研究意義。


發現鯨豚擱淺聯繫哪些單位協助救援

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 0928-539977(我想救救鯨鯨)

中華鯨豚協會 Tel:02-29332706#14

海巡署 Tel:118

當地縣市政府、警察機關或消防隊


鯨生鯨釋.鯨典(一)鯨、豚、魚傻傻分不清

我們的海洋怎麼了?海洋垃圾對海洋生物的衝擊!!

最愛的海豚嘴纏漁網死亡在垃圾沙灘 讓孩子沉默了